简介

我的照片
资深报人,著名时评政论家,厦门大学文学博士。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,包括《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》、《巫统政治风暴》、《林苍佑评传》、《柬埔寨的悲剧》,《以巴千年恩怨》、《槟城华人两百年》及《伍连德医生评传》等著作。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、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

29.9.04

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和挑戰

馬來西亞的華人簡單的說是從中國到來。早在唐朝開始,就有極少數的華人往來。因此,華人也被稱為“唐人”。在公元1400年啟開的馬六甲王朝,經有少數華人定居,他們在較後形成了“峇峇與娘惹”的社會,他們是轉型的華人。他們的思想有異于中國人,但傳統習俗有所保留。
即使在1511年葡萄牙佔領了馬六甲,並在後來存在一個葡萄牙村,也沒有改變華人的特徵。

於1641年時,荷蘭把葡萄牙趕走,佔領了馬六甲,至今荷蘭建築物仍然可見。由此可見,馬六甲代表外來勢力的入侵過程,而英國人於1824年與荷蘭進行交換條件,即把印尼明古連給予荷蘭,而荷蘭則把馬六甲交予英人。其實,英人是更早在檳城登陸(1786年),從此華人開始大規模南來。1819年英人萊佛士開闢新加坡,吸引更多華人移居。1824年,英人把檳城,馬六甲及新加坡合組成海峽殖民地,由英人直接管轄,當時尚未統治馬來半島。

馬來半島由各州蘇丹統管,但是霹靂州打開了缺口讓英人進來。導火線是華人(華人南來後,分幫立派的傳統,從過去到現在改變不大)在邦咯發生了海山與義興私會黨決斗的事件。當時私會黨也被稱著“公司”,說合法或非法也可,因為英人沒有干預。流血事件後,在1874年英人與霹靂酋長及私會黨領袖分別簽訂了邦咯條約,讓英國勢力走進入霹靂州,再走遍整個半島。他們也有所保留,即馬來半島各州屬,蘇丹是宗教首長,宗教及習俗權利全歸蘇丹,英人則是在政治及行政上行使全部的權力,對宗教事務不加聞問。

(一)中國革命的影響

今天,我們面對問題是有歷史根源的。當時華人祖先南來,根本沒有想到建立一個馬來西亞國家的觀念,漂洋過海是為了謀生,介入私會黨,公司及鄉會是為了生存,發展及鞏固自己的地盤。這些事跡從過去歷史一直走到今天。在1911年,孫中山辛亥革命成功,推翻滿清政府。在之前,孫中山有在大馬活動,要求華人支持。但支持的人有限,只有一批人熱烈響應。更早一點的是康有為(1895年)的到來,形成了與孫中山的斗爭。因為康有為屬保皇黨,希望清朝不要滅亡但要革新。而孫中山則認為清朝一定要被推翻才能建立新制。于是保皇黨與革命黨展開了斗爭,形成了兩大派系。這兩個派系,對馬來西亞最大的貢獻是在興學辦校,開創報業,才有今天的成就與貢獻。

不過激起華人最大的凝結力量是在1937年,77瀘溝橋事件發生後的中國全面抗日,引發了新加坡及馬來亞華人展開了賑濟籌款抗日運動,也有一些馬來亞的年輕華人,回到中國參加抗日活動,形成了革命的壯舉。馬來亞華人會有革命思潮,主要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結果。中國共產黨成立在1921年,而馬來亞共產黨成立在1930年,相差不太遠。馬共成立時,英國人雖不支持,在初期也不大重視,只要沒有直接對英國統治構成威脅,否則就會採取行動對付。既然馬共當時是支持中國革命,馬共的存在就被容忍。可是這樣一來,中國掀起了反日的浪潮時,也把革命的種子植根在馬來亞的土地上。霹靂州曾也是馬共革命的主要根基地,那時我們看到華人開始有了政治的醒覺及政治運動,還沒有立國的觀念,而是到後期,就想到這方面,可能需要建立一個馬來亞的國家。這口號不引起大眾關注;因為絕大部份華人在這里謀生,將來準備回國,也就是落葉歸根。

不幸的是,歷史改變了一切,1942年日本侵略馬來亞,新加坡及印尼,整個情況起了很大的變化。日本蝗軍一路南下,馬新陷入3年8個月悲痛日子。老一輩人都知道,日本統治下,馬來亞華人怎樣過著悲慘的生活,主要是日本認為凡是華人可能是抗日份子或共產黨或共黨同情份子,他們把這兩個結合起來,造成華人受到殘酷的折磨。馬共的抗日軍也就轉與英國結成一道,反擊日本的殘暴統治。

到了1945年,日本投降,馬共沒有因此坐大,他們沒有在馬來亞行使一個行政權。在很短的時間內,英軍就回來了。英國人巧妙地勸服抗日軍繳械,然後給一筆遣散費;甚至封賜勳銜給馬共領導人。從而削弱抗日軍的力量。英人于是重新建立殖民地統治,而且要比以前更直接統治馬來亞。矛頭自然對準馬共,甚至不希望它的存在。

為了打擊馬共,英國在1948年宣佈緊急狀態,把馬共列為非法組織,迫使馬共走進森林。這種革命運動因而轉入地下。

進一步,英國殖民政府把華人與馬共切開,因此有了新村之設。今天我們仍留有許多“華人新
村”,就是英國人給我們留下的歷史“痕跡”。

另一方面,英國人發明了“恐怖份子”字眼,用來形容馬共,以在心理上使人民產生對馬共的恐懼,目的是要人民遠離“恐怖份子”,進而孤立馬共。

英國的這一戰略的“奏效”,正好被今日的美國拿來應用。尤其是在2001年“911事件”後,美國人用這個字眼“恐怖份子”來形容走極端主義的原教旨主義集團,特別針對在阿富汗境內的奧沙馬賓拉登的阿蓋達組織與塔利班政權。這樣一來,回教國家也就不得不與“恐怖份子”劃清界線,美國的孤立政策有了“立竿見影”之效,阿富汗在數個月後被大批聯軍攻入一舉剷除了奧沙馬及塔利班政權。

接著在今年3月,美國也用同樣的戰略拿下伊拉克。“恐怖份子”如同“仙丹靈葯”,給了美國一個大舉反擊的理由。

英國當年使用的“恐怖份子”對付馬共和今日美國使用“邪惡軸心”對付伊拉克是同出一轍的。
話說回馬來西亞。1955年轟動一時的華玲談判,是行將領導獨立的聯盟政府與馬共的直接交鋒。談判宣告失敗,馬共繼續地下活動。但在另一方面,左派政團隨著浮現而與聯盟政府進行正面較量。

(二)戰後華人身份轉變

它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:

1945年,英國重回馬來亞時,是由英國工黨執政。它具有民主社會主義的色彩,提出一個新的政體,即馬來亞同盟政體(MALAYA UNION),但仍直接由英國統治。可惜華人沒有珍惜這個時刻,馬來亞當時公開活動的“馬來亞民主黨”,總部設在新加坡,由受英文教育人士成立,他們針對MALAYA UNION提出了要這樣及那樣的要求,而本身的勢力有限,不被英國接納;馬共也沒有扮演好憲制斗爭的角色,他們認為如果接受了馬來亞同盟,就等於接受英國直接統治。

相反的,馬來人非常靈敏作出反應,拿督翁在1946年就召集了馬來人的團結大會,抗議馬來亞同盟的成立,聲稱對馬來人于利,不要這樣的東西,整個社會便動了起來。柔佛是繼霹靂之後,是馬來人最強的政治基地之一,巫統乃告應運而生。當他們動了起來後,英國感覺到這股勢力相當強大,而且這股勢力是反共的,比較符合英國人的想法;反之英國人對華人有戒心,認為華人是接近中國的,在有意無意中把華人排在政治主流之外。

接著拿督翁就率領了巫統連同各州蘇丹與英國談判,由他們決定馬來亞的未來政治命運。那時有華人反對,認為不可把華人忘記及擱置在一旁,此較有聲望是來自馬六甲的陳禎祿,他又聯同其他人組成了泛馬來亞行動理事會表達意願。他認為華人與其他種族也應該參與,可是這聲音不夠大。結果巫統,蘇丹與英國,決定了我們時至今日的命運。

1948年2月正式宣佈的“馬來亞聯合邦協定”,取代“馬來亞同盟”政制,後來成為馬來亞憲法的藍本。這就是說,馬來亞聯合邦協定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,因為在整個回教世界歷史中,只有馬來亞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。在協定中對馬來人下了定義,除了必須是奉行馬來習俗及講馬來語外,也必須是回教徒才能夠稱為馬來人。如果是馬來人在協定中就保有特權。從那時起,所有的馬來人,必定是回教徒。在1948年後馬來亞的馬來人一出世就是回教徒,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。全世界連沙地阿拉伯,土耳其,埃及,都沒有說一出世就是回教徒,可以選擇其他宗教。到了1957年,馬來亞獨立後的馬來亞憲法,就是今天馬來西亞憲法,土著與非土著之分,是在那時接受下來的。

(三)馬華公會的變化

至于馬華公會,它是在1949年成立,剛好是英國宣佈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後的翌年。華人被趕進新村,面對不可測知的未來。

馬華從那時候起,領導人是一批受英文教育或稱為精英的“峇峇”,陳禎祿是代表性的人物(只有今天才看到新的局面出現),繼陳禎祿之後的林蒼祐也是一樣,到陳修信也沒改變,整個馬華社會由他們掌握我們的命運。今日華人面對很多問題,也許一小部份因素是因為他們不能完全理解外來華人移民的心態,也不能理解什麼是中華文化,致使很多問題造成多方面的矛盾。

其他華人政黨的發展,比如民政,林蒼祐到林敬益都是受英文教育的。行動黨也不例外,從蒂凡那到林吉祥也是英文教育源流出身的。在一個特定的時期,整個峇峇社會似乎控制了我們整個華人社會的政黨,我們的命運就是給這些精英操控著。但是華社也有一些特色,從中突破了傳統。今天我們看到馬華公會有一些新的轉變,從陳群川到林良實是受英文教育。但到了黃家定及陳廣才,他們已具有華教背景。我們看到馬華的轉型終於能夠接受華文教育的人來領導。這在過去連想都不要想,不可能有這麼一回事。

民政黨也許會走向郭洙鎮及許子根的年代,由華文背景的人來控制。另外民主行動黨也在轉變,華文教育背景的人慢慢從中浮現出來。他們這一批新的精英也許能更好的明解華人社會的需求等。不過在過去漫長的轉型過程中,馬來亞乃至馬來西亞發生的變化是大家都看得到的,華人的政治權力逐漸被邊緣化。

先說1957年獨立時,新加坡被割出來,不能成為馬來亞聯合邦的一部份。第一是新加坡華人太多,加入馬來亞,華人人數將佔大多數。第二雖然檳城與馬六甲華人是比較多,但是加起來也多不過馬來人。在當時我們的華人佔人口37.5%,畢竟還是少數。當然這個數目也不是很少的少數,到了1959年時,馬來亞快要大選了,馬華公會便在1957年鼓勵華人踴躍登記為選民,條件首先要成為公民。運動開展以後,有一百萬華人成為公民,不能再視中國是華人的祖國了。

到了1958年,林蒼祐成為馬華公會總會長後,要求巫統給馬華三份之一的代表權,主因是憲法的修改,必須要超過2/3代表支持。如果要修改憲法,少數代表權應受徵詢。可是他提出的要求並不能得到很好的回應。他認為如果沒有三份之一代表權,重要課題可以不用與馬華商量,馬華便靠邊站了,問題關鍵就在這里。

當林蒼祐提了這個要求後,就與東姑阿都拉曼起了爭斗。前面提過,華人是很容易分幫立派的,喜歡做英雄及爭出頭,馬華公會也無例外,陷入黨爭,,導致林蒼祐的失敗。意味著華人三份之一的代表權也沒有了。當馬華公會不再爭取三份之一的發言權時,華人就減少了力爭權益的機會。

換句話說,剛剛獨立我們得自我妥協了,後來很多事情的發展,華人一直無法改變局面。為何華人會這樣呢?理由非常的簡單,五十年代是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的年代,左派革命浪潮排山倒海而來,不講求種族之分,強調主義理想。英國不要左派的革命浪潮沖擊進來,利用保守的華人抗拒,包括馬華在內。馬華在此時也擎起了反共大旗,華人社會形成了左右派之分。當華人分裂時,華人發言權就更加少了。

由于在城市的華人政治敏感比較高,傾向了左派,以致勞工黨和社陣有機會在市議會執政,他們被認為同樣可以為華人服務,為什麼要拒絕他們呢?雖然如此,華人還是分裂的。甚至馬華公會內還分成國民黨派和峇峇派,這兩派斗爭非常激烈,陳禎祿代表峇峇社會,李孝式代表國民黨的力量,他是我國首任財政部長。後來雙方才勉強湊合在一起。既然他們都是反共的,容易溝通,馬華公會繼續採取協商的態度來應對問題。

(四)馬來西亞的成立

當1961年東姑阿都拉曼宣佈要成立馬來西亞時,他要把砂勞越,沙巴及新加坡和汶萊納入其中。英國認為正值非洲及亞洲國家獨立運動席捲全球,只要能保住英國的經濟利益,你們去獨立吧!當時這種想法,主要考慮新加坡加進來後,沒有把砂、沙概括在內,華人就超越了馬來人。有必要要把砂、沙加進來,以保持種族比例的現況。

1963年馬來西亞的成立,象徵著巫統的勢力從馬來半島擴張到東馬,也顯示了聯合政府把政治權力伸延到整個馬來西亞的範圍,包括新加坡在內。不巧的是,新加坡由另外一個稱為人民行動黨的執政,不能與巫統及聯盟協調。人民行動黨的李光耀,當時提出一個口號“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”與聯盟針鋒相對。最後導致新加坡退出了馬來西亞(1965年),變成沒有發言權,他們又回到原來的地方。

此外,有不少華人有左派思想的,反對馬來西亞的成立,宣稱不承認馬來西亞。整個華社非但不能整合,而且政府與反對黨斗爭進一步惡化。此外政府提出了國語法案,引起了華社很大的強烈反應,認為這樣一來華文就沒有前途了,激發一些團體,尤其是董教總籌組獨立大學。馬華夾在其中,不知如何應付?這邊有國語法案壓住馬華,那邊有民間獨大事件也壓住馬華,馬華成了夾心人,兩頭不到岸。因此在1968年時陳修信在沒有更好選擇下,急中生變,邀請了黃麗松教授,幫忙策劃拉曼學院的成立。1968年拉曼學院的誕生,是馬華署理會長許啟謨提出的想法。他說,馬華要面對華教的壓力及尖銳的批評,只好成立拉曼學院頂住他們。可以說拉曼學院是政治斗爭下的產物。意料之外的是很多華人子弟從中受惠,急事有時會成為好事的。

雖然如此,馬華公會還是頂不了狂瀾沖擊。1969年大選馬華公會蒙受非常慘重的失敗,是馬來西亞政治的分水嶺,也是馬華政治再一次倒退的開始。1969年大選之後,表面上看起來,華人的抗議票成功的向政府表達重要的意願。詎料513事件發生了,華人首當其沖。華人對突如其來的突變,也不知如何應對。

(五)五一三是政局分水嶺

國家再一次進入緊急狀態。國家行動理事會成立,一條條法令和施政被通過,包括新經濟政策。華人在整個經濟領域上開始面對非常嚴重的考驗。雖然在1971年重開國會,恢復民主。可是我們看到整個國家的局面,政治和經濟已是大不相同了。當時巫統主席,也就是首相敦阿都拉薩,提出明確的概念:這個國家的政府就是巫統,巫統就是政府,國家是“以黨治國”。雖然執政的是聯盟政府及後擴大成國陣政府,但是不要忘記他已明確提出了由巫統來決定國家的命運。敦拉薩把民政黨、人民進步黨,砂勞越人聯黨及回教黨帶進國陣。整個國家似乎已無反對的力量,比較顯著的反對黨僅剩民主行動黨。馬華公會的地位,不再是聯盟,即巫統,馬華,國大黨的三分天下,而是十多分的天下。一黨獨大的局面就從1970年成形。

無疑的,敦拉薩的高瞻遠矚,促使他在1974年大膽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,也是很重大的轉變。當時中國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。1972年。毛澤東為何接見美國總統尼克遜?因為美國給中國非常重要的情報。美國從衛星上拍攝到蘇聯調動百萬大軍,企圖要攻打新彊或內蒙古。美國政府順水人情將情況告知中國政府,中國頓然感覺到蘇聯的威脅此美國要大。毛澤東馬上說,請美國來談建交,這就是中美解凍的秘聞。

隨著這個消息傳開來後,敦阿都拉薩打鐵趁熱,因為他認為如果與中國建交,可以說服馬來西亞的華人包括左派華人支持國陣,不必一味仰靠華人政黨爭取華人票。終于得償夙願,國陣取得輝煌的勝利。這種高明的策略,用意在于表明他對華人沒有敵意,進而可以接受由他領導的國陣。政治新局由茲開展。

自此而後,巫統的力量不斷壯大。敦拉薩在1976年逝世之前,他選了胡先翁接任首相。胡先翁父親是拿督翁,其兒子是希山慕汀,就是現任巫青團團長。他們家族具有土耳其後裔的血統。土耳其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回教國,婦女不披頭巾,是個世俗憲法的國家,而胡先翁仿效土耳其的世俗治國方式,果斷開除了回教黨,為了國家前途他克制了回教黨的壯大,並於1978年大選中取得勝利。1981年胡先翁退休,由馬哈迪接任首相職,先是強調純粹的馬來文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(但保留華小特徵)。21年後,才覺得不對勁。因為這個結果導致許多馬來人走向宗教,不得不把英語注入教育體系內,提倡數理科用英文教學,來減少馬來人走向宗教狂熱。

(六)回教化運動興起

此外,他也於1982年,把回教青年組織(ABIM)的領導人安華引入巫統,形成一股新的力量。回教黨被迫靠邊站,不能有所發展。畢竟當年輕人都進入ABIM時,你要收服馬來人,就得把整個馬來民族凝聚起來,首先必須把安華拉了進來。1982年,安華參加了巫統選舉勝利後成為部長,從此平步青雲。回教化措施也跟著強化。

因此我們看到1981年後,國家回教化運動走得很快。今天,全部政府行政都已經回教化。意料之外的,馬哈迪在1998年看到與安華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別,而揮刀斬馬謖,引起許多的後遺症。“烈火英熄”增添變數。但不變在華人,而變在馬來社會。1999年大選,回教黨突然冒了起來,應要感謝安華的烈火英熄運動,今日丁加奴州務大臣哈迪阿旺是安華的學弟。致使馬哈迪在對付安華初時有困難,主因是安華的回教背景強烈。過後,安華也轉型,轉而成立公正黨。公正黨在情在理不能與回教黨起對立,而事實上,安華支持力量不是來自華社,最大力量來自馬來社會。所以回教黨的壯大會增加它們的談判籌碼。

當我們看到馬哈迪行將退休與阿都拉巴達威準備上台,已使到馬來社會晉入一個新的階段。只要安華效應不消失,安華因素仍在巫統內,變數是存在的。馬來西亞在馬哈迪退休後由阿都拉擔任,但阿都拉之後,又是誰接班呢?也是未知數。我看到一個可能的情況,歷史是不斷重寫,從拿督翁到東姑拉沙里到安華,最後整個馬來民族,回教運動將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因為回教是不能與政治和民族分開的。當整個馬來民族,文化和政治都捏在一起時,誰能成一方英雄便能駕馭所有的政治權力。這是今天馬來西亞的寫照。

911事件的發生,基本上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回教極端運動,馬來西亞也有一股狂熱宗教力量從中崛起。面對著神權主義,或者是回教國的進一步加深的壓力,我們要怎樣面對今天的局面呢?馬來西亞目前,是在世俗與回教之間擺動。那麼我們要怎樣促成宗教置于政治之外,讓憲法繼續維持現狀,而不是以宗教治國?華人應可發揮較為重要的影響力,至于如何發揮,可是目前華人面臨的新困境和最大的挑戰!

(這是本文作者于2004年應怡保十一華團之邀,在座談會上的講話,經重新整理後成此文。)

1 条评论:

  1. 拿督謝
    安好!拜讀了你的著作之後,在未得您的授意之下而將這篇著作在面子書里頭分享。在此對您致以萬二分的歉意。如拿督方便,請安排日期以便弟子登門拜訪,敬上薄茶以致歉意。

    弟子潮人黃福城拜上

    回复删除